【聊學習:親子情緒課vs.親子對話】
🔥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傳送門https://reurl.cc/A8Vj8p
🔥 台中新書分享:https://reurl.cc/6lp715
去年出版的《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與今年新出的《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這兩本書,不只書名很像,
書封也挺像的,別說讀者可能無法區分,
就連我自己有時候眼拙也會搞混。
不過翻開書本內容,
兩本書著重的重點,
我自己在撰寫時,
有個很清楚的分野,
去年的書是在對話的脈絡上做基礎的建設與觀念的釐清,
而今年新出版的作品,
則側重在「情緒」的引導與應對上,
其中情緒包含「自我的情緒」,以及「孩子的情緒」。
唯有理解情緒的由來,
鬆動對情緒固有的觀點,
才能展開引導情緒的工具。
因此這兩本書,
各有其自己的脈絡與應對工具。
會出版「情緒課」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自己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我很清楚明白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為了成長所發展出來的各種情緒。
三歲的自我期
動不動就撲街。
再大一點
學習與人互動交際分享
最後變成撕咬蠻力相向
最後進入學校
發展出自己一套的互動要素
與同儕相處的好
每天就開心
與同儕相處不好
髒話連篇都屬小事
動手要脅或口爆惡言威脅同學
都是從不良的對待兒童情緒
所演變為行為暴力
這些情緒雖然在兒童心理上,
是非常正常的歷程,
但對長期扛著各種壓力的父母而言,
孩子的情緒成了父母最無法處理的負擔。
過往的教育,
從不教導我們該如何面對情緒,
甚至因為從前的父母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因此總告訴我們
「不可以生氣」、
「不要難過」、
「不用焦慮」、
「不要緊張」,
長久下來,
我們以壓抑代替引導,
以忽視代替聆聽,
當我們日漸成長,
我們與內在的情緒形同陌路,
情緒彷彿成了我們生命的頭號敵人,
於是,情緒開始與我們交纏糾葛,
越來越遠嚴重,
漸漸的,情緒在身體內竄流,
沒有疏通的結果便是,
我們身體產生內耗,
病痛因此而來。
過去我不懂的接納自己的情緒,
更不允許孩子有情緒,
因此三三有好長一段時間,
身體虛弱,
甚至患有嚴重「氣喘」。
三三的氣喘最嚴重的時候,
只要天氣一有小變化,
三三的氣喘立刻發作,
必須立刻送醫吊點滴掛氧氣罩。
為了調整三三的氣喘,
我做了各種嘗試:
吃中藥條理、
游泳強健身體,
其中做最多的最勤奮的是我早已接納她的各種情緒,
不再壓抑,
更學會連結她的渴望,
我們之間甚是親近。
三三如今已經十歲,
好幾年不曾再發作氣喘。
究竟是哪一種嘗試讓三三的氣喘銷聲匿跡?
我想,也許都有相關,
而最重要的關鍵,
就在我與她的連結緊密,
藉由好的引導,
各種抒發的管道,
她的情緒得以釋放,
日常生活中不再受到壓抑,
久而久之她擁有了寬廣的內在,
日復一日,
逐漸鬆綁了她緊繃的心理,
繼而也鬆綁了身體。
情緒的演變以及情緒如何影響行為,
「情緒三態」可以完整演繹:
1. 液態:口水罵人。
2. 固態:拳頭打人。
3. 氣態:生命搏鬥,直至氣息無存。
當情緒控制我們,
成為我們的主宰,
情緒便會以「三態」的形式演變,
藉此表達內在憤怒的訊息。
弄懂情緒,我們就有多一分靠近孩子的可能,
連結孩子,行為的問題也就不再存在了,
教養才可能以更好的方式引導孩子前行。
這週日,台中場新書分享會,
對引導情緒化的孩子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先上網報名,週日下午兩點,
在台中「快雪時晴」創意作文班見。
新書分享座談,活動詳情,請見:https://reurl.cc/6lp715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最佳的新年禮物《許榮哲的故事課》線上課https://reurl.cc/N6vl2Q
🔥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bRDayM